1. 首页 > 创业

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李书福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

  近日,吉利完成了约90亿美元收购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近10%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从沼泽地走出来的吉利毅然成为了可以撼动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象。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北京)】2月24日报道(文/饶翔宇)

  在汽车圈里,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有一个众人皆知的称号,“汽车狂人”。在汽车制造还被国企垄断的年代里,李书福面对无数质疑,坚持要自己造汽车,并凭借着“汽车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张沙发”的言论在汽车界打响了名号。

  随后,李书福更是将“狂”发挥到了极致。从收购英国锰铜集团的“牛刀小试”,到之后收购瑞典沃尔沃乘用车业务的100%股权的“以蛇吞象”,再到去年收购宝腾汽车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一路走来的吉利多数时候像是一路狂奔的狼群,领头的便是李书福。

  jin报道称,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在周五的一份监管申报文件中表示,吉利持有其9.69%的股份,股份价值约9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本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前往德国,开始与戴姆勒谈判。

  至此,从沼泽地走出来的吉利毅然成为了可以撼动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象。

  沼泽地里开始的造车梦

  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浙江南部的台州市,紧邻着温州,有人认为当地人天生骨子里就有冒险的基因。

  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李书福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嗅觉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尝试了如照相、冰箱、铝塑板制造、踏板摩托等多个行业,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成为了90年代末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不过,由于之前的行业格局太小,竞争壁垒也比较低,李书福不愿再在这个小池子里玩耍,要耍就得去大海里去乘风破浪。于是,他在摩托车行业生意正火爆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汽车行业。

  

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李书福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图1)

 

  早期的吉利汽车生产车间

  “2000年我第一次见到李书福,当时一起做《对话》节目。当时李书福说他要在中国造汽车,引起了全场观众的不屑,现场观众对他并不信任。因为他原来只是卖摩托车的,还是一家民营企业,在中国有那么多大企业在搞汽车。李书福坚定地说我就是要造汽车,后来李书福得了一个外号’汽车狂人’。”李书福多年的好友,也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代表人物柳传志曾这样说到过当时人们对于李书福造车一事的看法。

  不过,李书福并没有理会旁人的眼光,反而生硬的回了一句“汽车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张沙发。”显然,李书福是开始认真了。

  1997年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提出了造车战略。“别人造车,都给自己留后路,在不放弃原来产业的基础上,把造车当作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获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他心无旁骛地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吴晓波曾这样评价李书福造车,“李书福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造汽车’这个篮子里的时候,他就不再是普通的生意人,是在学习做一个企业家了。”

  不过,鸡蛋是鸡蛋,篮子愿不愿意接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认为李书福造车不靠谱,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的汽车产业是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汽车的骨干企业,如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一汽)、第二汽车制造厂(二汽)、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汽)、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汽)、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都归属于国家。另外,中国在1994年还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企业需要取得“许可证”,才能生产并销售这些汽车产品,没有这张“许可证”,就是见不得光的“黑户”。

  为了能打开局面,就必须要拿到这张许可证。于是,李书福先找到当地经委,得到的答复是不可能。李书福不死心,决定一级级往上找支持,一直找到省机械工业厅。在忐忑不安中,厅长给了他一句话:“你研究研究,那是你的事情,这个你去研究吧,和我们是没有关系的。”可在李书福这里的理解是,许可证虽然没有拿到,但是政府领导没有明确反对嘛,这个事可以继续干。于是,李书福就开始找地建厂。

  本来,李书福是想在自己的家乡路桥造汽车的。但当地政府对此不感兴趣,一直没有同意。不过好在临海给了他机会:该市在城东有一个省一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没有搞起来。那是一片沼泽地,就建了三层高的两栋楼,其中一栋还养了一些鸭子,几个老头守在那儿;另一栋则空在那里,草长得很高,里面全都是水。

  不过,在那片荒凉的沼泽地上,李书福的眼里却是美好的未来。在他的计划下,这里会建设成三大区域:一个是工厂区,一个是学校区,还有一个是生活区。

  就这样,吉利的汽车帝国就从这样一片沼泽地开始了它的征程。

  从“黑户娃”到拿到“正式户口”

  在开始正式造车之前,李书福给自己提了6个问题:能不能搞出车来?生产权能不能解决?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赚钱?卖出去了,赚钱了,质量的耐久性、可靠性能不能保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怎么办?

  为了首先实现“造出汽车”这个目标,李书福和团队就从拆车开始,有跑车,有轿车,有客车,有奔驰,有宝马,有丰田,各种各样的。李书福还跑到一汽,买回了红旗车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一些关键配件,以及相关电子电器等,大家又研究了大量的汽车实物……

  经过拆了不知有多少量车后,李书福“敲”出了吉利汽车制造史上的第一台轿车——吉利1号。它是用红旗车的底盘,加奔驰车的外形,再采购一些零散的钣金件,通过人工,一榔头一榔头给敲出来的。“做出来以后跟奔驰280一模一样,非常漂亮。”李书福对这样的新车倍感振奋。

  

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李书福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图2)

 

  吉利的第一辆车“吉利一号”

  不过,高兴没多久,他就接到了通知,说车的“出生”有问题,要停止生产。“那个时候这个车如果能够投产的话,是非常有市场的。可是我们没有生产权。”李书福日后回忆起来很是遗憾。

  李书福没有泄气,他有自己的看法:“吉利车是一个婴儿,21世纪的汽车婴儿,现在刚刚起步,还有些踉踉跄跄,但是这个婴儿有志向。婴儿家里很穷,他穿着破鞋,背着破书包,几本书可能还是向同学借的,但是他很勤奋地学习,所以他今后有可能成为有用的人……”

  进入1999年之后,吉利似乎开始转运了。

  1999年12月中旬,曾培炎这个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国家领导人在吉利危难时刻拉了李书福一把,给了李书福“一次失败的机会”。此后,李书福利用这次机会,一直埋头对于第一款量车型“豪情”的打磨。

  本来,刚开始大家对于市场的反应大都没什么底气,毕竟属于国企的汽车公司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市场的主流车型。结果,豪情一上市,居然好卖了起来,截止到2000年,豪情居然卖到了一万量,这是李书福和团队都没有想到的。

  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渐渐顺畅了。

  在豪情之后,吉利又推出了一款“美日”的轿车,这款售价定为6.58万的轿车创下了当年全国同类轿车最低价位。国家在2001年5月放开轿车定价之前,吉利以这种低价入市的打法现身江湖,极大地吻合了当时中国人的实际消费水平。

  虽然吉利在市场上已经开始走得顺风顺水起来,但是“汽车生产资质”这块心病依然存在,它是吉利接来下去开拓市场、扩大规模的重中之重,李书福很急,他们不断突围,却频频徘徊在十字路口,踌躇万分,苦不堪言。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001年11月9日,中国加入WTO前夕,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JL6360榜上有名。国家经贸委的公告,明确了吉利是国家汽车定点生产基地的地位,吉利终于从一个“黑户孩”,得到一纸“正式户口”。一位吉利元老级人物回忆,吉利轿车登上“汽车目录”的那天晚上,李书福和众多员工、高管彻夜狂欢,喝了很多酒。

  2001年12月26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集团生产的轻型客车HQ6360、MR6370和三厢式轿车MR7130又名列其中,实现了从生产两厢轻型客车到生产三厢轿车的跨越。

  从此,吉利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高速车道,李书福的心病也被彻底治愈。

  心病虽好,野心仍在

  在吉利轿车登上“汽车目录”后不久,李书福在2002年的一次公司会议上提出:收购沃尔沃。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觉得李书福疯了,以吉利当时的实力,想要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蛇吐大象”。但是,李书福这次依然像最初人们质疑他造汽车时的态度一样——不理它,着手准备就是。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筹划,机会总算是来了。2008年的经融危机给了李书福一个绝佳的切入时机。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沃尔沃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销量严重下滑。2008年,沃尔沃全年销量374297辆,较2007年下降18.3%,而2009年,沃尔沃销量跌至334808辆,较2008年又下降10.6%,这样的沃尔沃,福特已然无力承受。深陷金融危机旋涡中的福特,迫切需要将沃尔沃卖出福特体系。

  为了说服福特公司,李书福通过一家英国公司,找到了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富尔德、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著名汽车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和著名企业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谈判团队。“谈判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光是双方准备的资料和谈判记录,就重达几十公斤,吉利集团谈判团队的成员,由于经常往返于国内和欧洲之间,常常早上醒来时都反应不过来自己身在何处。”一位曾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此外,李书福还“挖”来了4位业界的顶级精英——原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童志远、原英国石油公司的高管张芃和袁小林、原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打造全新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既了解国际并购事务的规程,也熟悉与欧美国家政府打交道的套路,因此成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行动的决策机构。

  

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李书福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图3)

 

  经过10个多月的努力,这场漫长的谈判总算是有了结果。

  2009年12月,福特对外宣布已和吉利达成框架协议,吉利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的全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就是100%的股份。

  数据显示,在吉利融合沃尔沃技术之后,产品开始发力的2015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为538548辆,同比2014年增长约为26%。同时沃尔沃在国产化之后,沃尔沃销量持续攀升。根据沃尔沃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沃尔沃2017年零售销量再破记录,销量达到571,577辆,集团2017年度营业利润为141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10亿元(2月9日汇率),与去年同期的110亿瑞典克朗相比增长27.7%。

  此时,汽车界之前对于这场收购冷嘲热讽的人们没有人再敢去怀疑吉利的实力了。至于,这场收购中谁是蛇,谁又是大象,还真的是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中国车企要走出去,要构建全球型企业文化。”

  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股价“水涨船高”,集团市值直线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的全球化路线也由此展开,收购宝腾,就是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从而迈入国家化的关键一步。

  2017年6月23日,吉利打败 PSA集团与马来西亚多元重工业集团正式签署收购最终协议。按照这份协议的内容,吉利收购了宝腾汽车49.9%和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吉利集团将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宝腾以及莲花最终收购价格约为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价格的十分之一。据悉,吉利将向宝腾注入大约2.8亿元人民币现金,再加上博越制造平台等资产,吉利的总投入大约在7.7亿元人民币左右。

  收购发布会后,李书福谈及了他对吉利与宝腾之间的关系构想。李书福认为吉利和宝腾之间的关系,应该类似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与大众。对于宝腾原有的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应由DRB集团方面解决,宝腾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扭亏为盈,其全球布局则是后续考虑的问题。

  在收购之后,吉利如今旗下的品牌已涵盖从中低端到高端在再到豪华跑车品牌。这其中包括吉利、沃尔沃、英伦、宝腾、路特斯和LYNK & CO。

  “此次收购宝腾,是吉利在海外站稳脚跟的表现。通过收购宝腾汽车以及路特斯汽车,吉利集团的品牌形象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着显著的提升。”有关专家这样评价此次吉利的收购。的确,如果说收购沃尔沃为吉利贴上了安全的标签,那收购宝腾则会为吉利贴上国际车企的标志,而莲花将为吉利带来操控和动力的标签。

  而如今,随着吉利在欧洲二级市场上完成收购奔驰汽车母公司戴姆勒10%股份,人们似乎对于这场可能是吉利历史上收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收购从一开始就满怀信心。毕竟,此时的吉利与之前那个在沼泽地里中摸爬滚打的“泥腿子”几乎是云泥之别了。不知道,如今的李书福如果午夜梦回,看到台州街道上那个前面瞧着像奔驰,后面看着像红旗的“吉利1号”时,又会有怎样一番感受。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utian0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