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游戏风口下的开发者:腾讯太“贪”了,赚钱的还是大厂
来源:剁椒投娱
作者:顾福昌
3月底,腾讯互娱在上海召开了一次面向合作伙伴的闭门会议。会上,微信游戏负责人向合作伙伴们公布了一个牵动无数开发者的消息:已有两款微信小程序实现了月流水千万。
在此之前,跳一跳2800万的HAU(小时活跃人数数量)与500万一天的广告费已让开发者们认识到了小游戏的潜力,如今,这一消息无疑让意欲进军微信小游戏的开发者更加兴奋。
但腾讯随后公布了一个让部分开发者感觉沮丧的政策:
腾讯和小游戏开发者的收入分成比例高于苹果与iOS开发者收取的比例,其中,腾讯渠道技术服务费为小游戏道具内购总流水收入的 40%,包含第三方支付渠道费用,单日广告收入流水 10万元以内(含)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50%,单日广告收入流水超过10万元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30%。
尽管如此,第一批微信小游戏开发者还是入局了。4月11日晚间,有开发者发现原本待审核状态下的微信小游戏居然可以发布了。截止4月6日,新发布的微信小游戏达到29款之多。根据游戏引擎Cocos的统计,新发布的小游戏开发者中,以个人开发者居多,企业开发者开发的小游戏只有寥寥几款。
很快,开发者与玩家们发现,小游戏入口隐藏极深,玩家需要按照微信 -> 发现 -> 游戏 -> 最新小游戏-> 好友热玩来查看这些新增的小游戏。
小游戏缺乏入口,推广难与此前腾讯公布的高额抽成比例,成为了小游戏行业新的痛点。小游戏能否成为新的风口?开发者们又是如何看待“去中心化”的微信小游戏市场?娱乐资本论旗下的剁椒娱投采访了数位意欲进军微信小游戏领域的开发者与游戏业内人士,听他们讲了讲自己的看法。
程序员小王:腾讯太“贪”了
得知腾讯提出的分成比例后,小王决定放弃投身微信小游戏的念头,转而持观望态度。
对小王来说,微信小游戏最吸引他的,是没有技术壁垒。开发者只需要用Cocos Creator 一键导出。这无疑节省了大部分程序员的学习成本。但仅以个人单打独斗,小王觉得微信小游戏又没有那么美好。至少对他来讲是这样。
一方面,小游戏难以得到曝光。从目前上线的小游戏情况来看,玩家发现这些游戏并不容易。仅仅依靠朋友分享,小王没有自信。“一个人单打独斗,没有任何推广手段,我觉得很难获得不错的用户体量。”小王以第一批上线的小游戏举例,“四五天过去了,也没有任何一款新上线的小游戏引爆朋友圈。”
另一方面,小王认为,微信小游戏提交审核过程繁琐,分成比例却高的吓人。根据腾讯此前公布的信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开发者,在提交小游戏审核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资质文件。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同步提交《广电总局版号批文》 《文化部备案信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游戏自审自查报告》。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需要提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游戏自审自查报告》。这两项文件,对于小王来说既耗时,又费力。
个人提交的小游戏产品无法开通支付功能、仅能以广告模式变现,也就是说,个人开发者必须接受腾讯高额的广告收入分成。这对小王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腾讯太贪了,这样的规则下个人开发者占不到任何便宜。最后能赚到钱的仍然是大厂。”
独立游戏开发者老七:我们被逼无奈,不得不做
老七是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团队有4人,此前有三款产品发布在苹果商店。
看到抽成比例与新上线的微信小游戏之前,老七是持乐观态度的。在此之前,团队的几款iOS游戏全部依靠自然增长用户带来的广告与内购收入维持运转。由于团队缺乏买量的资金,推广上都是通过好友朋友圈转发分享,帮忙扩散的方式打开初始用户群。
尽管没有一款游戏上过苹果榜单推荐,也没有一款游戏排到付费榜、免费榜比较靠前的名次,但依靠广告与内购所得的收入,足以支撑团队的运营。
对老七来说,小游戏通过朋友圈来分享的方式运作起来得轻车熟路。更重要的是,微信小游戏的引流相较苹果游戏来说,更加便捷。想把微信好友引流到iOS游戏中,需要从分享链接中跳转浏览器,再跳转AppStore。在微信生态下,小游戏减少了繁琐的操作,一切只需要一个二维码即可。
高额抽成,隐藏的小游戏入口,这些问题让老七头痛,但他没有选择,只能入局微信小游戏的战场。在他的认知中,iOS独立开发者的生存空间愈发紧缩。大厂们牢牢占据着各种资源,能够生存下的小团队们,要么依靠游戏质量取胜,要么依靠买量,对于他的团队来说,天然利于导量的微信平台,是团队扭转颓势,逆天改命的最好机会。
风口就在那里,重重阻碍也在那里。即使知道可能会摔得很惨,老七和他的团队也没得选。错过了太多风口,这一次,充满想象空间的微信小游戏他们不可能放过。
摩邑诚魏罗楠:小游戏在传统渠道不好搞
在加入摩邑诚做移动游戏广告营销方案之前,魏罗楠曾在咸鱼游戏做过多年发行工作。在微信小游戏未来发展与“去中心化”的宣传口径上,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对于业内关注的微信小游戏能否通过买量打开局面,魏罗楠是持怀疑态度的。
关于微信小游戏的发展前景,魏罗楠以国外的ketchapp公司举例作了说明。这是一家专门做玩法轻度、画风简约、可重复玩、碎片时间游戏的公司。ketchapp研发的小游戏们往往流量巨大、具备高DAU,变现渠道则主要依赖于广告。每次上新品时,ketchapp就用老产品统一推新产品,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基本每次新品都能到榜单前列。这种小游戏的特点是门槛低,流量巨大。依托于微信庞大的用户数,国内也很有可能诞生这样的公司。
2048是ketchapp公司的代表作品
魏罗楠认为,微信利用流量聚拢轻度游戏,待用户养成习惯后,微信便是轻度游戏的代名词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与腾讯一直宣扬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驰,实际是更中心化了。当然,这也不是坏事,更聚拢的平台能够给予更多小游戏机会,此前很多社交性强的小游戏很快就死掉了,依托微信以后这种情况会好很多。
纵观近年来国内情况,小游戏处境惨淡。前几年投资环境尚可时暂且不谈,最近几年,无论大厂还是小团队,都在做重度网游,吸金能力成为衡量游戏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脱颖而出的小游戏少之又少。在重度氪金网游的影响下,H5一直没得到好的发展。重度游戏和微端能承担买量的成本,相比之下,小游戏的处境着实尴尬。
另一方面,小游戏和重度游戏推法不同,目前来看,小游戏还是以渠道为主、以自传播为主。在主流信息流买量并不现实。
梦加网络CEO张威:微信小游戏不会是小团队的大机会
据张威透露,梦加网络的一款足球对战游戏将于近期登陆微信。这款游戏在Facebook的Intantgame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用户用户。即便如此,张威仍然对这款游戏登陆微信端感到焦虑。
张威认为,H5(微信小游戏)不会是是小团队的大机会,原因有三:
1. PC页游时代,互联网流量相对分散,因此37、游族等厂商依靠买量发展很快。过渡到APP H5时代,流量集中在几个大APP手上,或者极端说只在腾讯手上。所以小游戏在本质上就是腾讯考察什么产品变现能力更强的单一游戏规则。
2. 竞争压力很大。已经有太多大公司在等待这个流量机会,小游戏的竞争不会比手游小。所以基本上小游戏对外的流量口一开,游戏品质立刻会拉高数倍,不再是当前试水性质的小游戏。因此,留给小团队的机会周期很短。
3. 强变现的游戏在H5上不好做,对比PC页游玩家可以开着页面挂机玩,H5不太好做长在线时间的游戏。因此,以往强变现的游戏模式很难行得通。
基于这些原因,梦加网络的入局,更多的是摸索腾讯的规则。
第一批开发者已经入场,更多的人还在观望
按照常理,以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一两款小游戏引爆朋友圈与社交网络并未难事,即使小游戏质量不佳,有新的小游戏上线也能够得到用户的关注。奇怪的是,包括游戏媒体在内的大部分人不但没有分享心仪的小游戏,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有新的小游戏上线了。
“这批小游戏的质量太低了。”某位参与过腾讯极光计划的独立团队CEO对剁椒娱投说。“后面入局的大厂才是真正的获利者,现在更多的是小打小闹。”
独立游戏开发者、小团队、大厂,微信小游戏尚未成熟,却早已成为各方眼中重要的战场。开发者们追逐着小游戏的风口,思索着后续的推广、产品质量、发行与买量。尽管阻碍重重,但大部分人相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有着相同的信条:风口之下,各凭本事。
微信小游戏战场上,一场八仙过海的好戏即将开始。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