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成为行业独角兽,他把“中国制造”发挥到极致
2006年,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6年,大疆成为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市场份额的独角兽。
7年,将公司做到全球第一,创始人身家已经达到了450亿,甚至在总理座谈会上还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赞誉:“你的市场份额占到70%了,这个成就还小吗?你就是明星!”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很难摆脱靠性价比优势去获得市场的尴尬局面,然而这样一个中国本土的公司,却把“中国制造”发挥到极致,成为中国的“苹果”。
一切从兴趣开始
1980年,汪滔出生于杭州。由于父母下海经商,事业繁重,汪滔从小就读在寄宿学校,独立的性格也让他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尤其是航模,带给他很多乐趣。
他开始对天空充满了想象,并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航模有关的读物上面。
也许在这一刻,已经悄悄为他今后的命运做了一个铺垫。
200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读到大三的汪滔不甘平庸选择退学,决定给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发出入学申请。
然而入学过程并不顺利,这些名校都无情地拒绝了他。
最后,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录取他,汪滔选择了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
2005年,汪滔开始准备毕业课题,由于自己一直对航模有着无限热情,最终把课题确定为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研究的核心在于使航模能够自动悬停。
从小的爱好,让他对毕业设计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向学校申请了1.5万港元经费,苦苦奋斗了5个月,最终研制出可以令直升机在空中悬停的飞控系统。
然而命运弄人,在毕业展示的时候,他的飞机偏偏不给力,从空中掉了下来。
尽管飞机掉了下来,但他的梦想并没有因此摔碎,反而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也成为他接下来创业的一个理由:做一个“容易飞的飞行器”。
奖学金养活员工,曙光也渐渐来临
汪滔的毕业设计失败了,但这时他也遇到了人生的伯乐——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他发现了汪滔的领导才能以及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于是,在他的引荐下,汪滔开始读研。
2006年,汪滔研究出第一台样品,之后他和朋友开始边读书边创业。
至于为什么要将公司设立在深圳,汪滔称:“大疆离不开深圳,因为这里大概有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创业环境。”
由于无人机本身属于小众行业,并且开发成本昂贵,而深圳及周边地区拥有强大的碳纤维材料、航空铝后加工、特种塑料、锂电池、磁性材料等配套产业,无疑给制造无人机带来了有利环境。
创业之初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汪滔与他的团队也是如此。
当时办公地点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随后又搬到一间小平房中,由于创业环境艰苦,还有两位同学抛弃了他,一个留学,另一个则是去工作。
而在他身边的,只剩下从社会招聘上招来的三四位员工。
由于当时一直在研发直升机飞控模式,没有任何收益,可谓是入不敷出,不得已,汪滔只能靠奖学金养活员工。
2006年,他们研发出的大疆第一台产品,卖出了5万元,成本只有1.5万元。
后来,随着汪滔的导师李泽湘的加入,带来了充足的创业资金。2008年,他们研发出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可以让模型飞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在空中悬停。
随后大疆陆续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也就在这个时候,大疆彻底迎来转机。
2010年,大疆每月的销售额达到了几十万元了,其中从2009年到2014年,大疆的销售额以每年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员工人数也呈现出递增趋势。
彻底颠覆“中国制造” 世界级产品诞生
2013年1月,大疆发布“大疆精灵”,正式打开了非专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2014年,大疆售出了大约40万架无人机,销售额快突破10亿美元。
2015年8月,《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科技界富豪100强名单,汪滔以36亿元的身价上榜,排名第54位,成为无人机行业第一个亿万富翁。
2017年,大疆的销售额达到了180亿元,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70%。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家中国企业,竟然能够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达到70%。大疆无人机,也成为能够打动全世界的产品,而“中国制造”再也不是仅仅依靠“性价比”标签来获得市场。
汪滔希望通过大疆对产品的精益求精“让中国制造贴上高质量、高品位的标签!”
据悉,连比尔盖茨、苹果联合创始人沃茲等都被大疆的无人机征服。盖茨甚至为了体验大疆的无人机,买了人生第一台IPhone;沃茲生日时收到别人送的无人机,兴奋地说“大疆的飞行器,是我有史以来收到的最棒的礼物。”
汪滔认为,世人有两种分法:一种是笨人和聪明人,另一种是好人和坏人。聪明不是指智商高,而是追求事物本质的意愿和能力,“在实践中解决的困难问题越多,脑洞开得越快”;而笨,则是指难以把握事物本质,容易为一些表象所蒙蔽,比如喜欢看朋友圈鸡汤,被一些时髦的理念所迷惑。好人和坏人的概念比较简单,“好人追求互利共赢,坏人自然就是损人利己。”
其实,汪滔的创业经历也告诉我们,创业没有捷径,唯一的路子就是需要埋头苦干,若想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是执着,二是需要敢于面对困难环境的勇气。。
汪滔此前曾批评不少创业的人在赶风口、炒概念、投机取巧,既是对创新精神的误读,也是对创业环境的破坏。唯有脚踏实地做事,才能有机会改变世界。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