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胡歌的“替身危机”背后:资本涌入 替身泛滥已是行业乱象
摘要: “现在的情况是,即使演员能来演剧组也不要,因为替身便宜,演员贵。”
影视圈里的“三好学生”胡歌,被卷入了一场“替身”怠工的舆论危机。
近日,一则疑似胡歌使用替身的消息在“影视圈”扩散。2月,胡歌在SMG国剧品质盛典获众人践行赴美求学。不久后,就有网友扒出在电视剧《香格里拉》和某广告拍摄现场,胡歌疑似使用替身,并声称“已用七年之久”。一时间,胡歌凭借敬业、实力等标签搭建的“德艺双馨”人设眼看就要崩坍。
然而,与先前揭露小鲜肉拍戏过程中抠图、倒模、滥用替身的新闻相比,此次“业内人士”闻讯,大都赶来声援而非讨伐。从顶级制片人、导演,到同组演员、朋友,再到原文博主甚至“替身”本人,无一不自发站到台前为胡歌澄清。一时间,谣言寸步难行,胡歌认真、敬业的形象反倒更加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胡歌在同辈演员中的敬业精神有口皆碑。但随着“怠工”新闻愈演愈烈,不少摇摆不定的普通观众也加入声讨大军,“批判先行”已然成为乱象过后的“条件反射”。可面对“演员含糊、观众痛恨、前辈担忧”的“群替”现象,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为替身演员正名:这个职业不该被一概而论?
其实,出于市场和影视艺术的需求,“替身”在影视圈原本属于再正常不过的职业。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替身本无罪,“滥用替身才是目前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因此面对行业乱象,除了健全规范体制外,更要为替身演员正名。
据了解,影视圈最开始只有三种替身,即文替、武替和裸替。一般在拍到演员难以胜任、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戏时,剧组大多会选用专业的武打替身或特技替身演员,以避免主创遭遇不必要的伤害,影响拍摄进度。这种情况下,连功夫巨星成龙的一些危险动作也需要替身演员帮忙完成。
而文替则一般出于剧情需要或特殊情况才会使用。例如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镜头,需要展示书法、体操、舞蹈、乐器等,这些无法通过短时间训练达到演出标准的镜头,用替身也是出于对影片整体质量的保障。而像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已逝演员保罗的戏份由弟弟代为表演,则属于特殊情况。此外,裸替以及局部替身,如手替、脚替等也都属于文替。
而在胡歌“怠工”事件中出现的“光替”,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作替身,其实是业内常说的“走位”。有影视行业从业者发文透露,“只有在正片中出现的才叫替身,走位不参与表演”并表示,因为拍摄现场人员混杂,置景、灯光的搭建非常耗时,且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出于对演员时间和商家成本节约的考量,需要走位演员全套妆发全程配合。
最后一种,也是近来饱受诟病的一类替身,娱乐独角兽姑且为其命名为“群替”,其实这就是被滥用的“文替”,由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必需品”。在编剧宋方金的那份“横店卧底实录”中曾提到,近三、四年“滥用替身”的现象兴起,一部IP大剧甚至有三十六七个人都是替身。
个中原因不仅仅是演员不敬业、没时间。他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表示,
“现在的情况是,即使演员能来演剧组也不要,因为替身便宜,演员贵。”
随着“群替”现象愈演愈烈,“替身”这个行当也开始被妖魔化。外界矫枉过正的言论也开始层出不穷,将“替身”归结为行业毒瘤的比比皆是。但正如“毁掉中国电影的不是差评,而是电影本身”,能毁掉“表演”这个行业的也绝不会是“替身”,这个职业不该背锅。
明星不敬业背后,是制作方在扮演助推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群替”兴风作浪?从演员本身、行业风气,到市场环境,这整个利益链条上的所有人都难辞其咎。
就演员而言,首先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可以总结为“不爱岗”。目前,这种情况大部分出现在IP大剧中,支撑这类作品的演员是当红的鲜肉小花,人气高、演技差、片酬高,但“除了颜值一无是处”。团队对他们的定位大都是明星而非演员,拍戏过程中也缺乏对表演专业的敬畏心和对观众的责任感。
此外,围绕在年轻演员身上的还有一个问题——“不敬业”。大多数明星演员年少成名,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都十分有限,在该学习积累的年纪却沉溺于各种声色犬马,不但无心钻研演技,漠视台词、形体等基本功的夯实,采访现场更是白字连篇。
日前,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显示,71.8%的受访者认为年轻演员不敬业现象普遍,其中20.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
此外,就影视圈而言,“群替”大行其道,其实是折射出出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宋方金认为,“在大量业余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后,整个市场都在追求短平快,正常的剧本生产速度和拍摄规律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对利益的追求。”
因此,“很多项目还没有成熟就上马了,很多演员没有时间也要开机,本来100天的时间,只给了20天,那意味着只能拍正面、近景,拍不了走动的戏,全身的戏或者带关系的戏。”
然而这样的作品势必没有多少观众愿意买单,“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片方会在此时去购买收视率,营造作品受欢迎的假象。”如此,通过造假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赚到钱,那便会很少有人再去造真了。他感叹道,“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会毁掉这个行业。”
被宋方金采访的那名演员坦言,IP大剧的项目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彻底了解剧组情况后再谈合作了。
“有时跟我谈一个剧组里有谁谁谁,我说,跟我没关系,我也不认识他,你觉得我演这个角色合适,导演也觉得行,价钱合适我就去,给不了我就不去,就这么简单。这个剧组拍得快慢和我没关系,虽然我知道拍得慢好,但是跟我也没关系。这个戏到底好不好,不是我能决定的,是市场决定的。”他无奈的说。
影视行业操盘手易主,资本涌入艺术迎来阵痛?
不难发现,“群替”风气只是表象,背后反映出来的却是影视行业“操盘手易主”的事实。在票房经济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影视行业的“蛋糕”变得愈发诱人,行业内外各种类型的资本涌入,不断涉及对影视行业横向兼并、垂直整合及跨界收购。
南方都市报数据显示,2015年A股市场共发生137起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其中影视相关并购多达76起,涉及资本2000亿元,占比87%,平均每5天发生一起影视并购事件。
对此,有人提出这是中国电影、中国影视“最好的时代”,正是因为资本的推动,中国才得到了世界的瞩目。
博纳影业CEO于冬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中国电影最低点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本瞧得起我们,瞧得起这个行业。”
而当打破桎梏,逐渐得到的资本关注,它能迅速把中国电影的产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形成跟好莱坞相抗衡的电影大国地位。但于冬同样表示,“现在需要跟资本博弈,而不是仅仅依赖资本。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效地配合,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然而事实却是,产业够大了,却并没有更强,甚至留下了不少“后遗症”。早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忧,“影视项目从筹划到上映周期长、风险大,盲目进入只能徒增市场潜在的泡沫。”
如今不只是亏损,从观念到内容,从观众到从业者,整个行业更面临着重新洗牌。导演黄建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于电影制作而言,资本的介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内资本,一种是其他资本。
他坦言,“业内是很容易谈的,很容易达成一致的。最惨的是完全不懂的资本的介入,因为资本带有权利,钱是有权利的,它有很多的跨界要求。所以现在电影圈里做得比较职业的人是拒绝跟非职业的人谈的,基本上有一个槛,不谈,不是钱多钱少。因为它会对电影带来破坏性的,额外的利益,只要你开了这一个戒就会有十个一百个的模仿,有很多的伤害。”
同时他也认为,“资本进入电影,给电影带来了一个工业趋势。但这是跟我们传统的电影业是冲突的,中国过去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是一个剧组的皇帝,工业体系是让导演不能当皇帝了。所以引起了普遍的传统的意义上的导演的巨大反弹。”
归根到底,行业乱象并非形成于一朝一夕,一个演员遭遇曝光或许是个例,但当整个行业怠工时,就需要所有人反思。表面上,明星不敬业,制作方充当助推器,背后却是,行业操盘手易主,资本与艺术的对战迎来阵痛期。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