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江湖煮酒论英雄 蠢蠢欲动的小弟与悲伤掉队老大哥
虽然人工智能一直叫喧要替代高度依赖人的投行,然而,在争议当中,高度专业化的投行却是不断前进,由最初的FA发展到了二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甚至FA做起了母基金和投资,让这个创投圈好不热闹。
这个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如何排座?今天GPLP君就带大家青梅煮酒论英雄,笑看FA江湖的兵器谱排名。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年薪百万的诱惑:精品投行时代及那些入行的年轻人
2016年,在创投圈,有一个真实的传说,三个年轻人,收入10个亿,创造了投资圈的神话。
随后,GPLP君走进了这个神话世界。
原来,这家机构就是江湖上近年崛起的XXXFA机构,以某个项目一战成名。
FA果真能一夜造富?
聊起这个我们先看一下整个行业。
FA,又名所谓的投行(当然与二级市场高盛这种投行有所不同,但是本质还是撮合交易)在中国的时间与投资机构的存在相当——从2000年易凯资本成立到现在,FA在国内的发展也已经有了十来年,一些基金甚至喊出了全民FA的口号,似乎只要认识资金供需双方,就可以当一把FA,对不起,您那叫拉皮条。
要把这一行给做透不容易,FA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撮合交易的范畴。尽管市场呈几何数增长,但跑得快的已有小巨头之势,没有踩准点的也渐渐被落下,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出局。易凯、汉能投资、华兴资本、汉理资本、以及后来成立的以太、泰合、光源等等,尽管每家都声称自己有不同的侧重,但事实上,血拼的惨烈程度不亚于VC抢项目,与此同时,国内FA的三个梯队也已经形成。
尤其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创业大潮的兴起,当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疯狂开始投资的时候,FA这个战场便开始成为年轻人掘金的战场,摇身一变,工作一年的90后年轻人也杀了进来,加入了FA大军,他们或在某个FA机构,或自己单干,在过去两年里风光无限,只要你足够勤快,抓住了好项目,认识几个投资人,撮合了几个交易,那么年薪百万便不是梦想。
而在财富故事的激励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投资总监甚至都有合伙人也都加入了FA大军,其行业的壮观大家由此可见。
而据GPLP君统计,目前,创投圈的人十之七八都或多或少的有FA经历。
当然,作为真实的场景,这并不是GPLP君的故事。
虽然不好评判投资机构的业绩好快,然而,货真价实的,伴随着创业大潮的到来,精品投行在这几年迅速崛起,成为创投圈一道不可缺少的力量及存在。
那么,这个行业到底的潜规则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梯队:无所不能的投行开始玩转母基金、直接投资和券商
毋庸置疑,中国TMT领域FA的老大依然是华兴资本。2016年华兴资本完成私募融资交易41个(不含早期融资平台华兴 Alpha),私募融资额超过120亿美元,约占中国私募融资总额15%;完成并购交易10个,包括分拆、整合、私有化及拆 VIE 等项目,交易总规模超160亿美元,约占中国 TMT 领域并购总额20%。
2004年成立的华兴资本,近年来从精品投行向全投行转型,拿到了A股证券牌照,也开始做直投业务,还向项目早期阶段延伸。华兴的战场一直在海外,是什么原因让包凡掉转船头盯上国内市场?他的设想是,把当年带出去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又带回来A股。一来一回,赚两趟钱,简直完美。
华兴的生意看似非常精明,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瞧不上的年代,组建VIE架构,送到美国上市,在2015年的中概股开始闹着要回家时,再帮他们拆VIE,谋划借壳或是IPO。华兴也从国内各大证券公司网罗了一大批A股操盘高手,只待时机成熟,万箭齐发。
哪曾想,新监管层一把手上台,对于中概股的回归来了狠狠的一击,“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言下之意,你们就别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回来捞钱了。
对于华兴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起码把中概股送回A股上市的财路暂时是断了。华兴最核心的资源却又在这一块,包凡估计也是欲哭无泪。
好在还有撮合交易的业务,做投行也是老本行,虽然钱赚得没那么多,但好在现在资本的疯狂期并没有过去。摩拜单车的这几轮融资中都有华兴的身影,据说华兴和摩拜签了个两年的服务合同。
而且,手头握有大把现金,我还可以做母基金,做投资,甚至券商也可以再赚一道钱,怎么样,如今的FA可谓无所不在吧。
第一梯队里不能忽视的还有老将汉能投资。虽然没有华兴资本那么会当KOL,但汉能的圈子无疑要比前期主攻TMT的华兴大。在1月份优客工场完成的B轮融资中,汉能投资担任了独家财务顾问。如果说在国内的联合办公领域会闯出一两家独角兽,毛大庆的优客工场一定会是候选者。此外,在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的几大并购案中,汉能参与了携程与去哪儿、58与赶集的合并案,甚至转型直接投资。
怎么样,FA已经不能完全叫做投行了吧。
第二梯队:移动互联网催生出的精品投行开始三足鼎立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百度掉队,同样也让几家FA机构上位,可以说,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他们可谓吃到了肥肉。
以2016年最火的摩拜单车和ofo为例,他们的背后便是两家精品投行,华兴资本和泰合资本。
不过,换汤不换药,虽然是新机构,但是确实投行的老人——泰合资本的创始人分别为宋良静、郭如意、胡文钦,来自老牌投资机构汉能资本,据说是因为分配,当然这也是传言,GPLP没有调查。
这几个人从2012年出来后便开始打出了泰合的一片天下, 2015年开始发力,据称2016年交易总规模为100亿人民币,发展之快让人咋舌。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泰合主要做C、D轮以后的案子,走深度参与路线,规模都是十亿甚至更高,而在此前,这个领域一度只有玩家华兴资本和汉能资本,如今看起来大有三足鼎立的态势。
当然,泰合的好日子当然也没有好过过多久, 2015年7月份之前,其项目的成功率是90%以上,2016年到现在的资本寒冬之后,这个比例下降到了70%,而且融资周期也比之前平均拉长了5个月。对于这家刚刚成立不久的机构来说,寒冬的历练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而曾经国内投行的四大金刚:华兴资本、汉能投资、易凯资本以及汉理资本则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有两家已经掉队。
据GPLP君统计近年来TMT领域的大额融资和并购案例,易凯和汉理参与的次数屈指可数,根据各方披露的数据显示,华兴、汉能、易凯三家在2016年平均单个项目的融资金额为20亿元、12亿元和9.4亿元。
不过,去年易凯也是另辟蹊径收购了一家美国精品投行,拿到了美国的证券业务牌照,和华兴走了相反的道路,这对冤家到底谁会笑到最后呢?
第三梯队:人工智能与90后的战场 ——以太、36氪、小饭桌、猎云网的竞争
伴随着90后进入职场,在创业大潮的批量生产下,精品投行的另外一个对立面——投行工厂也开始诞生,随后,便诞生了靠着APP融资的以太资本和36kr,当然,小饭桌作为规模融资的早期机构也开始崛起,成为创投圈近年一个另类风景。
而且,在这几位的带动之下,无论是哪家创投类的网站,诸如猎云网、亿欧网、钛媒体也都开始加入FA大军,依靠其流量模式开始走向上游,行业一时景气指数为十。
当然,这些机构的诞生也与四大金刚千丝万缕——据悉,除了原来汉能的三位成立的泰合,以太的周子敬、小饭桌的李晶是从华兴出走的。
只不过,这一波人开始有了进化,比如主打互联网投资的以太,据称投资顾问都是周子敬从BAT挖的码农演化而来,这就意味着,投资这档子事总有一天会被IT技术所左右。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周本人并没有像老东家一样,采取“傍大款”的模式,而是广撒网,从平台切入,聚拢了一大批有投融资交易需求的创业公司和投资人。不过,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容易拉低自己的层次,也无法聚拢金字塔尖的投资人。
不过,周子敬所相信的事情,包凡也在琢磨,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投行业有一天被互联网颠覆,我不想做那个被别人颠覆的人。
而且现实证明,三年过去了,人工智能并没有取代投行,相反,创投圈对于人的需求却更加旺盛了。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神啊,救救我们吧。
事实上,互联网+投行是不是一个可行的逻辑,不仅是国内在探讨,华尔街的大神们也在尝试。不过,至少到现在,包凡并没有被他的老下属所颠覆,以太想要超越华兴,路漫漫。
此外,2014年成立的光源资本,其创始人郑烜乐来自于清科集团,其代表案例有bilibili、快手、APUS、易酒批、铁甲网、闪送、懂球帝等。光源事实上也做创投业务,跟投了不少明星项目,但首次在公众面前露脸应该是对PAPI酱的投资。
除了以太和光源,36氪、小饭桌等则是走从媒体到撮合交易的路线,靠的是人脉变现,但是相比老大哥们,这些后起之秀参与项目的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及,市场上未来是否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也是值得继续观察的。
结语
中国FA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是互联网下的一个金蛋。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深度技术的红利正在崭露头角,整个行业在2017年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GPLP君将为大家持续观察。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