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了金融业务的京东首次年度盈利 但这家电商的运营成本也在上涨
京东此次剥离金融业务无异于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3月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京东(JD.O)股价今年累计已上涨21.58%,稳稳站上30美元,当日股价收于30.93美元每股。
此时恰逢京东公布了两条消息:一是最新年报显示京东2016年净利润为10亿元人民币,首次年度扭亏为盈;另一则是京东此次财报里披露,3月1日京东签署了重组京东金融(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最终协议。依照该协议,京东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相当于京东金融68.6%的股份。
对于京东投资者来讲,后者显然更能增加这家电子商务运营商对他们的吸引力。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Kirk Boodry表示,证实出售京东金融是利好消息;京东金融带来的金融风险不是京东的投资者希望承担的。
而京东金融所需要的持续投入也是首次年度扭亏为盈的京东之不能承受之重。
京东第一次宣布净利润为正是在2016年第二季度。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2016年Q2净利润为3.914亿元,Q3则是2.69亿元。
尽管京东在非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持续获利,但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2016年财年京东依然净亏损35亿元。
京东解释的原因是,计入了20多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京东分摊的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公司净亏损部分;与腾讯战略合作而收购腾讯部分资产产生的相关摊销费用;以及部分投资减值。均为非现金费用,并不牵涉任何现金流出。
不可讳言,京东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仍然是给“持续的质疑声音”一个交待,但京东也不得不考虑未来的成本增长压力。
财报显示,2016年京东的各项运营成本均有上涨。其中,营收成本从上年同期的1570亿元增长到2207亿元,同比增长41%;包含采购、仓储、交货和客户服务在内的履约成本,从2015年的139亿元,增长50%至210亿元,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7.7%增加至8.1%。
截至最新一季财报,京东商城业务已经连续7个季度盈利。刘强东口中的金融、O2O等业务需要巨额投入才是导致京东集团迟迟不能盈利的症结所在。
而凭439亿美元市值的京东用电商主业去支撑京东金融和O2O等业务的投入显然是“力不从心”,所以京东此次剥离金融业务无异于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根据目前协议,京东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京东集团将获得大约143亿元人民币(约合21亿美元)现金以及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积税前盈利后,获得其税前利润的40%。而且,这是一个只享受收益,不承担亏损的对价。
也就是说,目前亏损的京东金融不再并入集团报表本身就会大幅减少京东的投入,在它未来可期的盈利之后更是会为京东贡献一定比例的利润。
除去资金上的压力,京东金融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它的存在绝不只是“年亏损3亿”那样的轻描淡写。牌照,尤其是主流金融牌照,已是京东金融最大软肋。此外,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金融业务专项整治已疾风骤雨般袭来。前一段时间关于京东白拿涉嫌违规的传闻也许是个信号。
目前来看,抛开京东金融的这块“烫手山芋”的京东形势颇为喜人,不仅减轻了盈利压力,还在监管层面规避了潜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业务曾一度被刘强东诩为是京东的未来,然而今年京东年会,刘强东话风突然转变,刘强东将京东的未来重新定义为技术,技术和技术。
京东在技术上的未来,会让其变得更好?
声明:OurSeo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